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酥酪 (第4/4页)
跪下使劲把一个瓦片摔碎,倒掉一坛米汁。 这一响标志着出丧正式开始,哭声也达到了高潮,四奶奶的儿女一起嚎啕大哭开来。 儿子还好些,较为内敛,四奶奶的小女儿却直接哭得躺在地上,拽都拽不起,白色的孝衣都沾满了尘土。 最后都哭的抽抽着,晕了过去。 村民有出来看热闹的,老辈子讲出丧之时,看热闹的人越多越好,据说这样可以滋荫后代。 这时他们看到这种情形,有感性的也是忍不住跟着掉眼泪。 陈凌他们孙子辈,陈玉强等重孙子辈的,带着孝帽,举着哭丧棒,走在队伍最后,也笼罩在哭声之中,眼眶发红。 “砰砰砰。” 随着一声声炮响,出丧的队伍一点点地向前移动,哭声也越发悲伤,喇叭匠们不再吹单一曲调了,《哭七关》、《苏武牧羊》、《哭坟》,一曲接着一曲,沉重而悲戚。 炮响,哭声,曲调声。 一路西去,直到棺木入土,花圈与哭丧棒等物,皆覆其上。 回来时,陈凌他们便撕开孝帽,折成白布,又在陈永胜家帮忙收拾完杂物,晚上吃过酒席,这才算完。 ……四奶奶入土之后,距离陈凌父亲的祭日也越来越近了。 他父亲陈俊才是十月初一的祭日。 也不过七八天的时间了。 他本来是准备着上完坟,就陪着媳妇回娘家的。 现在却也没什么心思准备东西,把陈俊才留下的坛子与铁锁拿出来瞧了又瞧,以前的信封也找出来翻看了个遍。 儿时的照片,合影,父母的信件,翻看完又小心收好,封存起来。 早晨没出太阳,风也裹带上了寒意。 物件封存好,刚出门一阵冷风又把陈凌吹了回去。 “好冷的风啊,多了个闰八月,今年还没入十月哩,就立冬了。” 陈凌回屋披了件厚衣服,对着柴房挤羊奶的王素素道:“我出去转转。” “去吧,早点回来,下午要腌菜的,我一个人弄不来。” “知道了。” 应了一声,拿上鱼竿竹篓,往水库走去。 今天的天略显阴沉沉的,天空不像前几日的湛蓝透亮,大雁之类的候鸟也陆续离去,到了水库之后,广阔的水面上已经看不到啥水鸟了。 “富贵,又来钓鱼啊?” “是啊,过来钓两条鱼吃,嫂子你们这是干嘛。” 陈凌前脚刚到大坝上,就有陈大志家的,陈国兴家的,几个婆娘推着自行车,带着筐子走到村口。 “赶集去啊,今天乡里又逢集哩。” 王秀英笑着说了句,然后冲大坝旁的陈江家喊道:“杏花,杏花,还没收拾好么,该走了啊。” “嫂子别急,俺先给鸡鸭的嗉子里塞点东西,别还没到集上哩,山道颠的几泡屎拉没了,亏也要把人亏死。” 杏花在里面急忙应着,然后把鸡笼子扯到门前,当着她们面给鸡鸭嗉囊塞糠麸,塞石子,就是手忙脚乱的,让婆娘们一阵大笑。 这是赶集去卖东西的一点小伎俩。 入了冬,野外的虫子食物少了,要给鸡鸭喂粮食的,村民们哪舍得,整个一冬天下来,都是能顶一个壮汉子的口粮了,于是每年到了这时候,就要带到集上卖掉。 但是卖的时候也舍不得被屎尿耽搁了,掉了斤两,就提前把鸡鸭的嗉囊塞得满满当当的,进了肚子拉不出来更好,更能多卖钱。 “富贵,你家鸡鸭卖不卖啊,卖的时候赶紧回去喊上素素,俺们一块也有个照应。” “说啥哩,富贵肯定不舍得卖啊,俺都听真真那小妮子说了,他过几天要陪素素回娘家的,鸡鸭全肯定要给老丈人丈母娘带过去啊,是吧富贵?” 陈凌也不多言语,只是含笑点头。 婆娘们见此,又是一阵大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