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以左_95.和歌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5.和歌圩 (第2/4页)

酒,说不定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降服阳神境古修士。现在则不需要了,便真的当成了美酒。

    远处,一名大巫招手,见到蝼了面色一喜又不敢喊出声来。

    “走了走了,一会见。”蝼满脸不计较的样子。

    好像胜券在握,面色却又有些促狭。

    李熄安目送蝼离开,还是单手拖着脑袋,只是眼瞳微微眯起了。

    …………

    三月三,和歌圩。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是古代士族的过节法子,在十万大山,在黎部完全不同。

    李熄安望着黎部忙碌的人们。

    可能是大山深处封闭太久的原因,年轻人如饥似渴,搁那对歌。歌声清扬嘹亮,让听者心情舒畅,前提是不听里面的内容。

    歌词的由对歌的年轻人现编,诸如什么“见你个子小小滴,想必下地没力气。”“见妹打伞田边过,黄牛挨打几多鞭”。再什么“不怕耕牛不得劲,就怕好田外人去。”有时候李熄安会想,难怪流传下来的唱山歌得隔条河,没那条河的阻拦,对歌的人里面十对得有八对打起来,自家的耕牛也要和他们打起来。

    如今黎部年轻人大都修行蛊术,大臂一挥,脑袋一热,有河也拦不住了。

    “宋大伯,我们来了!”黎部村头,洪亮的声响像门炮仗。

    一中年男人驱使着条十余米的大蜈蚣,此虫肢节身躯如黑铁浇筑,头颅口器狰狞,悬着一红。

    它攀爬在地上,经过岩石,足刃打出铮铮火星。

    这不算离奇,离奇的是蜈蚣背上坐着群人,看装饰来自黎部外。一群人有老有少坐蜈蚣背上,跟曾经公交车似的面色平淡,可能已经习以为常。要知道大蜈蚣在山里可比公交好使,跑的又快又稳不说,甚至山中大部分地形障碍在它面前都是摆设。

    “好好好!来的好啊,好久不见了!”穿着绿袍的老人迎上去,嗓门师出同门般的洪亮。

    “欸,这是哪家的小子,瞅着面色。”

    “这小家伙啊,王点名让我绕了个远路去接他过来。他们那没有巫蛊师,想来黎部这根本没有门路。”中年男人摸头,“我也是到了那才知道那块地方是曾经一个臭名昭著的恶神的领地,本以为没有活人了。”

    “这样啊……”老人喃喃,也不清楚他们的王特意找到这个孩子作什么。

    “走吧走吧!”他拍打中年的男人的肩膀,又看了眼男孩。交待几句,让他不必拘谨。

    “今儿好吃的好喝的招待上,咱们不醉不归!”

    “哈哈哈,不醉不归!”

    他来了啊……李熄安收回视线,那个镇子里唤醒他的男孩。

    当初李熄安发现男孩身上的神异,但那股神异被鱼龙们吞食,用来唤醒鬼棺中沉眠的他。蝼特意将男孩接过来,总不是为了请对方吃饭吧?显然蝼还有着些赤蛟不具备看人本领,察觉了男孩的异常。

    少年的思索没有持续多久,另一边的鼓声就咚咚作响了。

    击鼓不是黎部壮汉,黎部汉子们都在“战场”上,两队人马,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两方人马前方有一条清晰的白线,上面安置着个红边花圈。周围早已围拢了人群,整个“战场”用红色绸带与熙攘的人群隔开。呐喊助威声李熄安坐的角落都能听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