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场 (第4/4页)
旧是以昆仑奴和阿拉伯人为主。 整个桂国三百多万人口,汉人占比不到六分之一,这也足够解释为什么桂国那么欢迎朱和垠了。 一个支持移民的皇储对于桂国来说极为重要,只要朱和垠能促成宽松移民政策这件事,那桂国今后恐怕都将以他马首是瞻。 朱和垠渐渐明白了自己支持宽松移民的重要性,只要他掌握好这个点,那昆仑洲诸藩对他的支持就会一直存在。 其次,他这一路走下来,几乎各国都对他极为欢迎和支持。 支持他,本身就是在支持嫡长子制度,而嫡长子制度,才是他坐稳位置的最大保障。 “呜呜——” 刺耳的汽笛声再次响起,等朱和垠回过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五月十八日了。 舰队缓缓驶出了衡阳港,看着身后不断变小的桂国都衡阳,朱和垠若有所思。 站在他身侧,一名太监上前为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刘直,你说宽松移民政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朱和垠询问面前的太监,太监刘直闻言收起了手,毕恭毕敬的作揖道: “殿下,在奴婢看来,宽松移民政策肯定有好有坏,关键还是得看新政执行的如何。” “若是新政做的不错,老百姓日子过的可以,那即便宽松了移民政策,也不会有百姓会迁移的。” 刘直把话说了一半,但剩下了的一半朱和垠已经猜到了。 他转头看向了刘直,又瞥了一眼逐渐消失的衡阳: “你的意思是,宽松政策,让百姓自己选。” “如果朝廷做得好,百姓自己会留下,如果朝廷做的不好,也别让朝廷耽搁百姓?” “奴婢不敢……”刘直低下了头,不过朱和垠却摇头道: “这有什么不敢的……其实你说的有道理。” “我这一路走来,虽然觉得诸藩境内的土民过的较为凄惨,但我汉家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起码……他们能吃上rou,每年都能穿上新衣……” 说着说着,朱和垠的声音渐渐变小,最后甚至小的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他望着被巡洋舰冲开的海浪,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几分钟,他才忽的开口道:“我想起齐国的百姓了……” 朱和垠想起了他在齐国那几个月时所见到的齐国百姓面貌,那是他一路走来所不曾看见的。 “齐国百姓的生活,不知道国朝百姓还需要几年才能追上。” 朱和垠看向了刘直,刘直却不敢开口回应,这让他有些失望。 即便他贵为皇太孙,可有的时候他还是想要有几个可以倾诉的人。 以前在京城时,还有朱慈煌能供他倾诉,可眼下朱慈煌回了齐国,他自己又踏上了下西洋之路,再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一想到这里,朱和垠就不自主的抬头看向了高处,望着站在桅杆上的那群海鸟,他突然想起了在齐国时,自家叔爷与自己的对话。 “侄孙斗胆,您和皇祖父多少年没见了……” “快十九年了……” “那么久?你们不想对方吗?” “想啊……只是……” 朱由检那欲言又止的模样以回忆的方式出现在了朱和垠脑海里,当时他只觉得对方有苦衷,但不知道这苦衷到底有多大。 只是现在细细感受过来,两人不管谁前往另一方,都将给各自国家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各自的国家,即便再是思念,也还是得控制。 “皇家……”朱和垠叹了口气: “可真难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