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三百一十六章 旱情不断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读书族小说网
_第三百一十六章 旱情不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旱情不断 (第4/5页)



    “这掘井的费用……”毕自严对朱由检询问,而朱由检则是不假思索道:

    “从国库拨发,另外如果河西无法容纳这么多百姓,就请百姓前往洛阳,乘船顺黄河南下出海。”

    “出海之后,百姓迁往安南,从时间上来看是足够的。”

    “迁移的费用由各地官府承担,朝廷发银子。”

    从西北迁移百姓前往东南亚,这听上去都不可思议,但朱由检没有办法。

    他倒是可以陕北迁陕南、陕南迁四川,四川迁云南、云南迁安南……

    可问题是,这中间需要耽搁多少百姓,耽搁多少亩田地?

    与其耽搁数千万亩田地的耕种,倒不如直接将百姓迁移。

    彻底没有水喝的百姓终究是少数,几十万人的迁移,也不过就耗费百余万两银子,但如果一省省的迁移,那费用就不是白余万两银子了。

    哪里是灾区就迁哪里,这就是朱由检对付天灾的手段。

    “诸藩的银子都交上来了吗?”朱由检对毕自严询问,而毕自严也道:

    “按照说好了,先交十分之一的金额,等安南打下来后再交十分之二,拱卫营出动后交十分之三。”

    “最后等打下诸多土邦和就藩地,藩王迁移抵达后,最后交出十分之四。”

    “眼下国库内尚有官银一千零五十二万四千两银子,应对打井的费用,应该不成问题……”毕自严这么说着。

    朱由检闻言看向了站在角落的王承恩:“南粮北调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殿下,皇店已经开始积极采购四川、湖广、江西等地的粮食了。”王承恩解释道:

    “眼下是旧港粮食北移去两广,两广粮食走水路北移福建、浙江。”

    “福建浙江粮食北调南直隶,南直隶和湖广、四川的粮食则是走黄河,用小船运抵河南、山西、北直隶。”

    “北调的粮食,眼下多达七百七十六万石,后续应该还有一千二百多万石,随后御马监内的调粮银便全部耗尽……”

    御马监的银子加户部调过去的银子,足足一千三百多万两,而对应的只能买到两千万石粮食,这让朱由检皱眉。

    对此、王承恩都无须他开口便解释道:

    “今岁由于山西、陕西干旱,许多商贾都在哄抢粮食,等待山西、陕西大饥后高价卖粮。”

    “湖广四川原本一石米不过四百文,眼下却涨到了一石米六百文,江西更是从四百文涨到了七百文。”

    “如果不是皇店买粮及时,不然恐怕连这两千万石粮食都争抢不到。”

    商贾抢粮,这件事情看似是商人牟利,但商人的牟利对于官员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笑话。

    “他们要抢粮就抢吧,锦衣卫密切关注这些商贾的行动,只要他们把粮食运到陕西和山西,立马开常平仓平抑粮价。”

    “到时候他们除非愿意等,不然就只有降价出售,或者等着粮食坏掉。”

    朱由检开口说着如何整治这些粮商的方法,不过毕自严却道:

    “户部算过,以三省百姓这些年的积蓄来看,撑到明年秋收还是不成问题的……”

    “户部的建议是,不要在一开始就开放常平仓,而是不断地南粮北调,把南方的粮食调到北方的常平仓。”

    “眼下陕西一石米麦价格已经涨到了五百八十文,山西五百四十文,北直隶五百文。”

    “粮价必然随着大旱的时间推移而不断上涨,户部的估计是,大致到今岁年末,陕西粮价会涨到七百文,山西六百五十文,北直隶六百文左右。”

    “朝廷可以以工赈灾,趁着这个机会招募民夫,梳理黄河河道,按照每日十文的工钱下发。”

    “这么下来、一个月一个百姓就有三百文的工钱,自然就能让百姓多抗一段时间。”

    “十文是否太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