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一章 历史:再踹下去老子屁股上都是鞋印了 (第3/5页)
由此长出的植株就是杂交水稻,可以自交结实。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后代有很大比例的不育后代,可以用来继续繁殖“不育系”。 而“不育系”与正常的水稻.....也就是恢复系交配,就得到性状优异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所以这项技术难的不是理论基础,而是如何在育种上实现它。 后来的袁国粮并不是这个理论在全球范围内最早的提出者,但他却是第一个把这个理论落实到现实里的人。 这就好比曲率引擎。 1994年阿库别瑞就提出了在数学上完全描述曲率引擎的阿库别瑞度规,但到现在你看谁把曲率引擎搞出来了? 当然了。 眼下的袁国粮也好,侯光炯周开达也罢。 他们显然还没有完整的总结出三系法的相关理论。 因此徐云想了想。 决定...... 再朝历史的屁股上踹一jio。 于是他顿了顿,对侯光炯开口说道: “侯教授,如果我所料不错......” “你们接下来应该就是准备采集这个雄性不育植株的种子,把它作为不育系的母本进行培育吧?” “接着把恢复系样本相间种植,让它们在花期相遇,再进行人工授粉?” 侯光炯点了点头: “没错。” 这是杂交玉米的标准步骤,无论杂交水稻的最终方案如何,这一步肯定是跑不掉的。 但很快。 徐云口中冒出的下一句话,便令侯光炯整个人神色一愣: “既然如此.....侯教授,不知道你们是否考虑过一种更加细化的技术呢?” “.......” 侯光炯眨了眨眼,问道: “什么细化的技术?” 徐云见状伸出左右手,将两手的两根食指在空气中同时比划出了一个‘1’的姿势。 随后将两根食指先是贴合在一起,接着又分开了一段距离: “分离出两种......特殊的基因。” 眼见侯光炯没有说话。 徐云便抖动了两下左手食指,解释道: “第一种基因是花粉致死基因,它在花粉或配子体中,会使花粉或配子体致死。” 接着又抖了抖右手食指: “另一种基因呢,则是育性恢复基因,这是一种显性基因。” “只要有该基因,则孢子体可以产生花粉,个体表现为可育。” “您仔细想想,如果在雄性核不育系中引入育性恢复基因和花粉致死基因,那么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 侯光炯再次一愣。 过了数秒钟。 他忽然童孔一缩,一把从桌上拿起纸和笔,在算纸上急匆匆的书写了起来: “假设雄性核不育系是rr,育性恢复基因是r,花粉致死基因是f......” “那么后代就会有f-r型和f-r两个类型......” “再然后......” “妈耶?!” 写着写着。 侯光炯的笔尖瞬间一顿,整个人骇然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你说的这个方法...可以筛选优质基因?!”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他还不动声色的瞥了眼一旁同样震撼的袁国粮。 大老,请原谅我的抄了波作业or2...... 众所周知。 袁国粮他们后来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严格意义上来说全称是‘第一代杂交水稻技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