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0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m.hdxinghua.com\web\html.php on line 29
第一百九十二节 来自广州的订单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读书族小说网
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节 来自广州的订单 (第3/4页)
品虽然有暴利,却不是商品的主要发展的方向。但是如今高处不胜寒。文总提出过的把小型镜子廉价化的举措迄今大家也不愿意推行,毕竟现在的利润即可观又稳定。 工能委本身现在也不愿意把镜子廉价化,玻璃厂的产能是有限的,一旦廉价化之后销量暴涨,对本身任务就吃紧的玻璃厂来说就更吃力了。 “还可以从食品上打打注意,不是味精――有没有廉价的大众小吃一类的东西,一文能买好几个的……比如说――糖” “糖?” “糖!”张信说,“对,就是小孩子吃得糖。我小时候住的是湖南的小县城里,有亲戚到广州去出出差,给我带回来一包水果糖。当时就觉得是人间无比的美味……”张信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会有市场吗?” “起码在广州不可能没有。别忘记温州人当年是怎么发家的。” “这我知道――鸡毛换糖。” “鸡毛唤来的糖也就是农民自己农闲时候做得麦芽糖而已。在当时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中国就能让温州人积攒起第一笔资金,在大明或许也可以。” “我明白了,搞糖果工业。”莫笑安点点头。这的确是个思路。首先糖是穿越集团的大宗产品,原料方面不悦匮乏,而且这是属于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现在糖价虽然不低,却是论“石”在卖,糖果再便宜,也得一文二文。算下来,糖果的利润要高得多。 张信又提了几个有可能大宗出口的物资,首先是书写纸。既然化工部门已经能够出品硫酸和烧碱,大规模批量造纸已经不成问题了,不管是雷州的甘蔗渣造纸还是秸秆造纸,穿越集团造出来的纸肯定是最廉价的。掺入高岭土之后,还能做出洁白度最高的纸来。 “书写纸很贵的。”张信说,造纸虽然原料廉价,但是在过去没有化学品的时代,造纸原料的沤烂成浆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劳动力,唯一能帮忙的化学品就是石灰而已。 莫笑安的轻工业部属下就有一个土法的造纸作坊,是由从大陆的移民里找来的造纸工人负责生产的,全程土法。莫笑安对土法造纸的低下效率是清楚的。造出来的纸,除了质量较好的供书写之外,多数都是充当卫生纸用了。 明代的造纸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但其价值依然不低。官府除了各产纸地要进贡详细到“张”的专门贡纸之外,还搞过“纳纸”的制度:被审问顶罪的囚犯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纸张,到后来干脆涉案的诉讼人都得“纳纸”。 过去的账本用纸已经是极粗极差的纸了,就是这样的纸,张信还看到有人利用它的背面在书写。书写用纸在当时很不便宜。 “说到纸张之后就要说到书籍,书一样不便宜。我们有机会。”张信说。 广东的书价是多少呢,张信说价格很高,比21世纪的任何国家都高。一套点校刻印上佳的市坊印本至少要一二两银子。 “雕版书在明代应该技术很成熟了。雕版就是刻板的时候费工,完事之后不就可以反复用了吗?” “雕版的成本很高,保存起来也不容易。虫蛀霉烂,每年都要修补或者更换一些。这种长期的维护成本是不低的。” 而且雕版费工费料,完成之后又很占地方,如果不能确保长期销售的冷门书籍或者新作,书商就不大愿意刻印。所以古代新书出版很难,往往要作者自费刻印,囊中羞涩的作者只能依寻找赞助者才能出书。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也是得到了南京的刻书家、藏书家胡承龙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