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帝陛下想禅让了? (第4/5页)
br> 江南文华荟萃,中个秀才、举人已经极难,现在考进士又搞出个南北榜,对南方士子来说太不公平。 张炳炎这话一出,引起很多江南籍考官的共鸣,很多人出言声援,想要给江南籍考生争取一下。 然而,此次阅卷的考官可是一半南,一半北的比例配置的。 北方籍官员也为了自己老乡着想,一个个拎着嘴就跟南方籍官员对喷起来。 —边说自己交的赋税多,科举考试多艰辛不易。 另一边说自己吃饭难,省吃俭用读书有多艰难。一边打感情牌,一边装穷卖惨。 没多一会儿,贡院里就被两方人给吵成一锅粥。 老朱实在是被这些人给吵烦了,抄起砚台在桌子上「邦邦」地砸了起来。 「都给咱闭嘴!」 好在老朱多年的杀伐果断,还是积攒了不少权威的。众人见老朱发飙,一个个赶忙躬身请罪,然后老老实实去边上站着了。 老朱见众人闭嘴,这才冷哼一声说道。 「咱是皇帝,还是你们是皇帝!」 「一个个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咱刚刚不是说了吗,咱不是江南百姓的皇帝,咱是整个大明的皇帝!」 「既然咱当着大明的家,就总得一碗水端平吧?」 张炳炎闻言不由咕哝一句。 「关键是这水也没端平啊……」 老朱听到这话,抄起砚台就砸了过去。 「闭嘴!」 「咱让你说话了吗!」 「一个个毫无人臣之礼!」 「要不是咱想着给大孙积点阴德,咱把你们全都推出去砍喽!」 众人听到这话心里一片恍然,难怪这几年皇帝陛下不咋杀人了,哪怕是搞得轰轰烈烈的一条鞭法,士绅一体纳粮,也是能贬则贬,能流放则流放,很少动刀兵。 原来是因为皇太孙的缘故啊! 众人想到此处,再看向皇太孙的眼神顿时热切了许多,而且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感激。朱允熥见到众人看向自己,不 由挺了挺胸膛,给出一个和煦的微笑。 哼哼! 这回知道本太孙的好了吧,要不是本太孙帮你们承受皇爷爷的怒火,就眼下这朝堂上的六部官员,指不定换了几茬呢! 「诸位不要为难皇爷爷了,皇爷爷统御九洲万方,调和阴阳已是极难,又岂能面面俱到,做到完全的公平呢?」 「不过既然诸位觉得对南方不公,那孤就再进一言,咱们不妨一步到位,将南北榜分为北、中、南三榜。」 「北方以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为主,中卷以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庐、凤二府,徐、滁、和三州为主,剩下的都是属南卷。」 「然后录取比例上也需调整,暂定为四二四如何?」 「北榜、南榜各占四,中榜占其二。」 「除此之外,南榜在占四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十名同进士出身。」 「之所以多给江南十个名额,一来是江南士子数量最多,二来也是酬劳江南赋税占天下泰半,于国朝有大功!」 「不知诸位以为此法是否可行?」 朱允熥此言一出,贡院那不论南方北方,抑或者南北方皆不是的中间派,都暗暗琢磨起来。 中榜区域的人口最少,他们能捞到固定两成那是相当满意了。如果没有这个制度保证,他们可能几年都考不上一个进士。 北榜的人也挺满意,按照皇太孙这个分配方法,可比他们每年跟南方士子拼刺刀来的容易多了。 按照以往的南北方录取数量来看,录取一百个,能有十个北方人就算不错了。 然则,按照皇太孙这个新法,他们北方士子至少能录取几十名,咋看都划算得紧。 只有江南籍的官员心里非常不满,因为如果真按照文章好坏来算,他们江南籍考生是有实力霸榜的。 但现在来看,不论是老皇帝,还是皇太孙,都不可能让朝堂上全是江南籍官员。因此,他们不想退也得退! 更何况皇太孙已经很照顾他们了,还给了他们额外十个名额。 如果按照历年录取数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