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恭喜陛下,三皇孙扬我国威!(一万二,求点月票) (第7/10页)
朱允熥见众人这样说,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好吧!” “明日本官再跟他们合计一下,问问他们能买多少。” “好嘞!” 众人听到吴王殿下一口应承下来,一个个喜滋滋地离开,当天夜里整个军营都失眠了,每个人都在盘算着拿到赏银该咋花。 有说要买上几匹好布给爹娘做衣裳的,有说要当聘礼娶媳妇的,还有说给家里置办一亩水田,以后家里就能吃上白米了…… 朱允熥也失眠了,因为他知道,以海州城的实力,根本吃不下这么多倭寇人头。 另外,如果他把人头卖了,那他还拿啥找皇爷爷请功? 总不能这边给他请功,他回去的时候连个人头都拿不出来吧,岂不是平白被人笑话? 因此,再三纠结后,他命人将周志清重新叫了过来,两人躲在屋里合计了半夜,重新写了一份奏疏,并统一了口径。 周志清投桃报李,替朱允熥联系买主,将剩余的倭寇人头卖给邻近府县。 哪承想,这东西太抢手了,淮安府府尊一人就要了三百颗,其他周边县衙也在百颗以上。 于是乎,找到发财小妙招的一众人,也不急着去日本了,先把大明沿海岛屿转了个遍。 在他们强大的火力压制下,附近海岛的倭寇被一扫而光,终于勉强满足了淮安府的需求。 …… 在朱允熥领着一干散兵游勇发财之时,乾清宫里的老朱正望着一堆上奏倭寇袭击的奏疏发呆。 淮安海城县县令周志清上本请罪,本月初一日,倭寇于田家村登陆,屠杀村民十三人,焚烧民房若干。 登州知府田文尚书请罪,倭寇三百人偷袭治下曹溪镇,屠杀村民两百余人,劫掠财货无算…… 老朱合上奏疏,暗暗叹息一声,今年的倭寇,好像比之往年更猖狂啊! “来人,传宋国公、颖国公、信国公进宫问话!” “另传户部、兵部、工部三位尚书进宫!” “诺!” 在二虎派人去“摇人”的时候,老朱又满怀心事地拿起奏折翻看起来。 每当看到各地上奏倭寇袭击,老朱的心里都会一沉。 事实上,自打大孙走后,老朱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大孙的安危,生怕大孙一行人遇上倭寇。 因此,他几次三番地下令,命令沿海府县、卫所全力剿灭倭寇。 凡是抗击倭寇不力的官员,轻则被他斥责,重则直接锁拿入京,革职下狱。 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觉得此举对倭寇能有多大杀伤力。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再加上倭寇居无定所,四处游荡。今天可能在此地打劫,明天可能就去彼地放火。 基于倭寇的这个特性,别说依靠沿海府县的那点力量了,就是他调集大军去对付倭寇,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战果。 不多时,三位国公外加三位尚书入宫。 几人刚一进宫,就看到皇帝陛下站在大明堪舆全图上,脚上踩着倭国的区域,手里拎着跟棍子,在堪舆图上比比划划的研究着什么。 众人一看这景象,心里无不一沉。看来陛下是要对倭寇用兵啦!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 “免了!” “诸位爱卿过来看看,要是想剿灭海上的倭寇,咱大明得如何做才行?” 众人听到这话,心里更是一阵叹息。陛下这是急红了眼,连自己早年定下的国策都忘了吧…… 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就定下了不征之国,将日本、朝鲜、琉球、安南、暹罗、爪哇等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为了警戒后世子孙,老朱还将其写在皇明祖训之中,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对这些国家用兵。 老朱之所以定下这样“故步自封”的国策,其实就一个原因。这些国家距离中原太远,隔山隔海,打下来也是一块飞地,以大明当时的交通手段,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