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请不来的话,你就去搬石头去吧! (第3/4页)
都变了,直接用上来“秦爱卿”。 秦逵听到陛下竟然以“爱卿”相称,心里也是暗暗惊讶,感慨自己刚刚是不是什么话说到陛下心坎上来。 要不然以陛下的习惯,撑死了来个“众爱卿”这种群宠,怎可能单独对自己也称一声爱卿? 秦逵略一琢磨,就知道为啥了,陛下是开心于自己的皇孙! 虽然秦逵搞明白缘由,但他却没法顺着陛下说。 因为按照他们六位尚书的默契,最适合大明的嗣君人选应该是朱允炆。 因此,略微纠结下,秦逵赶忙改了口风。 “此法确实可行,但难点也不少。” “首先最难之处就是选人、用人,将作坊交于何人之手,何人能管理好作坊?” “如果所托非人,恐怕非但不能给朝廷增加收入,反而会加重匠人们的负担。” “其次,质量和工期如何保证?” “自古商人逐利,匠人也是如此。若是放开管制,让他们自己生产贩卖,那他们定然将好的农具贩卖,将残次品上交朝廷。” “因此,以微臣观之,此法甚好,但行之颇难。” “既然是三皇孙提出,陛下何不交由三皇孙在京城小规模示范一下,比如说把工部的某个作坊交由他管理一段时间,如果有成效的话再行推广?” 这就是秦逵给朱允熥挖的一个坑了,工部手底下的作坊啥状况,他这个当尚书的最为清楚。 可以说,有的作坊穷得就剩下个架子了,连购入材料的钱都没有。 如果三皇孙真能将作坊盘活,那功绩必然有工部一份。就算三皇孙最后没干成,工部也不用吃挂落,可谓是一举两得。 更何况,有他这个工部尚书盯着,三皇孙想干成也难呀! 老朱听到秦逵这样说,一张老脸顿时拉了下来。 他自然能听出秦逵前后说话的矛盾,但他也得承认秦逵所言有理。 只是有理归有理,他心里很不爽! “秦逵呀,你这话咱知道了,咱会慎重考虑的。” “对了,咱听说你跟松江的杨新炉是世交,能不能替咱邀请下,让他来大本堂执教?” “官职好说,只要他肯来,咱就给他五品翰林的官身。” 秦逵一听这话气得肺子都快炸了,哪个混蛋跟皇帝嚼的舌根! 杨家是什么人,那是松江的名门望族。自家一介寒门,哪能跟他们够得着关系? “陛下,微臣之家跟杨家并无瓜葛,只是微臣之父早年间受过杨家恩惠,已经很多年没有往来了……” 老朱冷哼一声道。 “咱不管!” “你要是能请来则罢,请不来的话,你就去城墙根搬石头去吧!” 老朱撂下这句狠话,就朝着秦逵甩了甩袖子,示意其可以滚蛋了。 秦逵本想为自己分辨几句,可见到陛下这般态度,也只能委屈巴巴地离宫。 这一夜秦逵彻夜无眠,绞尽脑汁地琢磨,如何能把杨新炉给骗到宫里当官。 皇帝陛下说让你去城墙根搬石头,那可不是吓唬你,更不是跟你说着玩呀! 老朱在打发走秦逵后,坐在台阶上喟然长叹了一阵,这才拿着大孙的手稿回宫,小心地叠好放在御案上的紫檀木匣子里。 老朱美滋滋地想着,这也算大孙给自己上的第一份奏疏了吧? “咱大孙咋样了?” 秦德顺闻言赶忙朝着王德瞅一眼,见王德朝着自己做了个睡觉的手势,赶忙回禀道。 “三皇孙已经睡了!” “哦?” “可曾睡熟?” 秦德顺再次看了一眼王德,见王德两眼紧闭赶忙回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