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54章 (第1/2页)
第1654章 “捡的?开玩笑!你去捡一个让我看看!”老熊双手揣在大衣袖子里,瞪眼道:“那件东西是我花2800,从一个锅庄后代手里买来的!当时我急用钱,就挣了你两百!” 我听到一个词,“锅庄后代”。 感觉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文文爸给老熊递烟,追问具体是哪家锅庄。 老熊接烟就抽,他十根手指上全缠着白胶布,估计是冬天皲裂了。 老熊深吸一口,吐出烟道:“东西是锣斯堡的包家锅庄后代卖我的,他们家好东西可真不少,只不过咱他妈没钱收。” “对了老王,我卖你那个人头罐儿上头有字,你知不知道。” 文文爸顿时惊讶道:“有字?什么字,不可能吧,我没看到有字。” 老熊咧嘴,笑着说:“原来你还不知道啊,那个人头罐儿脑瓜子后头有字,你晚上找个桶,把它泡水里,用手电一照就能看到了。” “好了,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婆娘等着我回家吃饭,改天在聊啊。” 老熊收摊走了,我们也回去,文文爸走的很快,看样子,他是迫切的想试试老熊说的办法,并肩前行,我随口问他锅庄的事儿。 文文爸一通解释,我恍然大悟。 外地人或许不懂,但我相信康定的朋友肯定多少知道点儿吧? 明清时期,康定这里也叫打箭炉,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当时每年有大量的茶商马商途径此地,久而久之,于是当地便有一些人开了客栈,而本地人不叫客栈,叫锅庄。 随着时间发展,这些锅庄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数量也由最早的4家发展成了48家,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康定48锅庄”。 到了清代中期,这些锅庄早已不是单纯的开客栈了,他们有自己的马队,大量收货倒卖,很多跑茶马古道的行脚商到这里后,干脆把货物卖给某家锅庄,自己则拿着钱回家了。 所以,这48家锅庄,可以看成是康定版的乔家大院,家家富的流油。 但有钱归有钱,他们仍然受到了当地土司王的压榨。 土司王就是清政权承认的土皇帝,当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