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次贷 (第4/5页)
br> 由此,美国开始执行‘里根经济学’的经济政策,这个政策具体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我这里不赘述。 从1982年开始,美国放宽了对储蓄贷款银行和公司的限制,允许他们动用储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到1989年年底之前,有一百多家银行或公司倒闭,不少储户一辈子的心血荡然无存,一共有1200多亿美元蒸发。 其中的大部分是现金,而不是虚拟的市值,这些现金没有跑出美国,也没有被物理消除,它们依然存在,只是从一个口袋跑到另一个口袋。” 南易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后继续说道:“我们把时间往前拉一点,1938年,经济大萧条余威尚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牵头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房利美。 从那时起,美国民众开始享受到30年期的固定利率房贷,买房不再是遥不可及,拥有一幢房子也成了美国中产的标志。 当时的房贷政策目的还是为了实现让普通民众买到房,而民众买房的目的还单纯地只是让自己有个栖身之所,顺便实现资产保值。 1968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联邦政府为了掩饰债务,决定将房利美私有化。完成私有化后,房利美失去了政府背景,但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约束,它可以购买全国所有符合标准的房贷。 而为避免发生垄断,1970年美国国会批准成立了第三家机构房地美。第二家是吉利美,主要负责公务员和退伍军人的业务,我们可以当它不存在。 我们把时间往后拉上7年,1977年,所罗门兄弟银行一个叫刘易斯·拉涅利的人有了一个天才的设想——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也就是mbs。 不用太关注名词,它不重要,名词都是人赋予的,可以叫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也可以叫少林寺证券、武当证券,只要尽量拗口,看起来高档一点就可以,要的就是一般人搞不懂。 比如我可以把我的课程命名为螺旋化深层放量ark经济学,任谁看了也搞不明白我到底要说点什么……” “哈哈……”满堂哄笑声。 “不要笑,我马上要自费出一本经济巨作《人类高级经济学》,里面有不少拗口的名词,为了收回成本,我打算期末的考试大纲就圈定在这本书里,298一本,一次买三本有折扣。” 再次的哄笑声中,一个女学生叫道:“南老师,你出书要花多少钱?” “10万块,不打折,我自己还要包销1000本,靠你们了。” “哈哈哈……” 等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南易继续正题,“当时拉涅利的mbs还很粗糙,不具备大规模实cao可能性,因为所罗门兄弟银行买不到太多房产抵押贷款,直到另一个男人的出现。” 南易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保罗·沃尔克”这个名字,“197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开启了加息,以抑制通胀,连续加息将利率提高到22.36%,通过暴力加息,美国的通胀终于退烧。 但随着加息进行,银行借出的每一笔房贷都在亏钱,并且因为q条例规定了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在那个年代,这个数字是5.25%—5.5%,远远低于通胀水平。 美国人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宁愿选择把钱放进货币基金里。如此一来,储贷银行持续亏损,并且筹不到足够的资金,4有2900家面临破产。 为了挽救储贷银行,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税收豁免法案,规定储蓄银行将贷款卖掉后,财政部会将前10年上缴的税费归还作为补贴。这给了储贷银行充足的动力卖掉房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