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李卿,这次朕该怎么帮你啊!【求订】 (第3/7页)
头,随着太医退下,杨廷和脸上带着几分懊恼之色道:“若是早知首辅大人的身子动不了气的话,我也就不拿那一份公文给首辅看了。” 挣扎着缓缓坐起身来,冲着杨廷和微微摇了摇头道:“介夫莫要自责,老夫身为内阁首辅,这么大的事情又岂能不知。” 说着李东阳强撑着站起身来,看着刘宇、王阳明道:“那公文,你们都看过了吧。” 对视了一眼,王阳明拱手道:“方才已经看过了。” 李东阳叹了口气道:“不知你们作何感想?” 刘宇缓缓道:“以老夫之见,太傅虽然说杀戮重了一些,可是那余姚地方豪强竟然连民乱都敢制造,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该杀。” 杨廷和闻言不禁冲着刘宇道:“刘大人此言差矣,邢家、毛家等几家豪强的确该死,可是百姓何辜,他们不过是被几家之人蒙蔽了罢了,李太傅完全可以派兵将他们驱散了即刻,又何至于要大开杀戒,那可是数千条人命啊。” 刘宇只是冷哼一声,没有理会杨廷和的意思。 李东阳轻咳一声看向一旁的王阳明道:“阳明,你的想法呢?” 王阳明看了众人一眼道:“李太傅的手段的确是暴虐,但是如果换做是王某处在李太傅的位置的话,一样会选择屠了那些人。” 听着王阳明那斩钉截铁的话,不少人吏员心中震撼,不由的向着王阳明看了过来。 自入了内阁,王阳明显得颇为低调,为人很是随和,并没有流露出多少强势的一面,以至于不少的吏员都将王阳明视作一位谦谦君子。 尤其是王阳明平日里所流露出来的学问,更是让许多人为之钦佩,将其看做一代儒学宗师。 但是王阳明这会儿一番话却是一下子打破了众人对王阳明的认知。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王阳明竟然会有这么刚毅、酷烈的一面。 在场的一众人早已经知晓了那一份公文的内容,李桓在余姚县大开杀戒,不单单是杀了数百求学的士子,更是屠了数千乱民,只将余姚县杀的人头滚滚,血气冲天。 这等暴虐之举在他们这些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吏员来看,完全就是疯子、屠夫之举。 王阳明仿佛是没有注意到一众人的神色变化一眼,扫视了众人一眼道:“自当初苏州苏魁、席真数人登高一呼,聚集一批市井无赖冲击府衙,甚至将朝廷下派的吏员拖出府衙生生打死,朝廷没有加以严惩开始,便已经为今日之祸埋下了祸根。” 说着王阳明看着杨廷和、李东阳等人冷笑一声道:“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性子,怕是不用王某说,诸位心中也该明白才对。” 随即王阳明不屑的道:“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才会有了福建士子效仿苏魁、席真等人苏州之举,而此番苏魁、席真更是想要重演苏州之事,这便是当初朝廷处事不公留下的隐患。” 眼眸之中隐隐的流露出几分嘲讽之色,就听王阳明继续道:“甚至就连余姚县几家地方豪强窜动一批市井无赖,便妄想闹出乱民,妄图以此胁迫朝廷。朝廷就是太过迁就他们这些乱民,所以才会使得那些豪绅动不动便要闹出一场民乱来。” 目光落在李东阳、杨廷和几人的身上,王阳明冷笑道:“这本就是朝廷自做的孽,如今李太傅只不过是秉公而断,不再迁就他们罢了。” 四下的吏员脸上露出迷茫之色,难道说他们以往真的是太过纵容那些人了吗? 而王阳明喝道:“所以说王某认为李太傅杀的好,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不杀不足以警惕后来者,否则王法何在,朝廷威严何在?不单要杀,更要光明正大的杀,杀到某些人心中胆寒,让他们不敢生出同样的念头来。” 杨廷和听着王阳明的一番话,又气又急,怒道:“王阳明,你说的倒是轻巧,数千条人命在你眼中算什么?你这般嗜杀,枉为我儒家学子。” 王阳明闻言不禁大笑,身上儒雅之气尽显,一代宗师风范显露无余道:“王某读圣人书,受圣人教化,又如何算不得儒家学子。” 眼看着王阳明同杨廷和二人要吵闹起来,李东阳只感觉一阵头痛,当即咳嗽一声道:“行了,此事关系重大,我等且去面见天子,请天子示下。” 杨廷和一挥衣袖道:“绝不能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