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年代空间门AI养娃日常(完)  (第2/2页)
>    而大部分村民对于相关政策是基本不怎么了解的,所以他们听了李慧的话后,那是赶忙询问村长,村长也不太清楚,只能模棱两可表示大概是这样吧。    如此一来,村民自然觉得不行。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作坊变成工厂之后一定能成为工人,与其那样一家争一个,甚至几家争一个工人名额。    还不如维持现在这样呢!    虽然没有工业券之类票卷,但至少他们工分价值已经不少了,年底分钱的时候,成年人平均收入都超过了工人。    所以经过此次会议后,他们黄家村就强制进入了平稳发展期,既不扩张也不增产,就维持现在这个规模,正好大家也都干得过来,并不需要太忙太累。    同时随着村里的结余越来越多。    很多村里原来没有的东西,也开始逐渐的建设了起来,比如说专门向上申请,在村里建了个供销社分销点,又比如说建了个小学,并且将几个后来表现不错的知青,通通调到小学那去教书。    修路修房子之类的cao作。    也有在之后的几年里陆续进行着。    总之整个村子都在蓬勃发展,村民收入日益增长,李慧在村里的地位基本可以说仅次于村长,反倒是黄老太和黄晓晓等人逐渐变得有些透明,明明家主是黄老太,但很多人提及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李慧才是黄家的家主。    没办法,人李慧干了多少事,做了多少活,替村里面争取了多少利益,给村里提供了多少香精原材料技术等等。    跟李慧一比,别说黄老太了。    其他村民也比不上啊。    再加上李慧又住在黄老太家,所以大家习惯性的将目光注视在她的身上。    忽略了黄老太黄晓晓再正常不过。    但这也正合黄老太心意,李慧一个人顶在最前头,剩下三个待在家里专心做小透明,安安稳稳过平安日子挺好。    这不正是黄老太追求的吗?    同时他们养的再好,气质再好,穿的衣服稍微好一点也没什么,除了大家日子都变好了之外,村民默认李慧平日有补贴他们三个,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即便之后随着六七年到来,大量知青开始下乡,那也不影响黄家村的日常生活,所有来他们村的知青都得先填调查问卷,看看有没有他们村需要的人。    有需要的就安排到对应岗位。    没有需要的,就种田去呗。    有需求但需求不大,用不着专门安排位置的就主业种田,兼职干其他的。    基本能算是人尽其用。    不浪费任何一个人才。    整个村子都在稳定有序的发展着。    直到十年后,大量知青或是通过考试,或是通过其他方式渠道离开,就连黄晓晓和黄平安两人也考上帝都大学。    黄老太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帝都。    李慧这才告辞,并且临走之前还留了一套造纸工坊和香皂护肤品工坊的后续发展计划给村长,随后正式与黄家告别,前往沿海城市开始建设商业帝国。    这一年她实际四十三。    身份户籍少报三岁,四十岁。    不过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姜子牙八十才开创自己的事业,她四十而已,还小着呢,有的是时间,攀上商业巅峰!    养娃成果在明天的番外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