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主明天要登基 第291节  (第1/3页)
    一句话一个眼神,心眼子不知转过多少,一个不留神落入他的彀中,成了人家的掌中玩物。    赵乃明却不这样认为。    精明算计,那算计之前总有精明二字。    既精干,又聪明,打起交道来那分寸感和他实在有的一拼。    他深以为同杜知邑很该做知己才对。    于是自己递一只手过去:“不敢烦你伺候我一场,我还是自己吃药吧。”    杜知邑果真笑着把药碗递过去,好在这方子本就要把药放的温凉时才服下,故而赵乃明接过瓷碗,一饮而尽。    那苦涩残余舌尖,杜知邑嘴上说着不会伺候人,可也早备好了蜜饯。    赵乃明只吃半颗,他已经于床尾圆墩儿坐下去:“你要跟我商量什么?”    “福建巡抚亲自迎到官驿来,早上得了信,后半天他就到了。”    赵乃明面色一沉。    福建巡抚邹尚敬他是知道的。    邹尚敬是先帝朝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先帝在时委以重任。    及至昭宁帝御极之初,对他也是礼遇有佳的。    不过在赵乃明的记忆和认知当中,邹尚敬这个人,可算不上什么厚道中正之徒。    当年他有幸出任福建巡抚,说来还要算是借了宋贵嫔的光。    宋贵嫔加封贵嫔时,朝臣不满,那时候正是尚任礼部员外郎的邹尚敬先提出此天子家事这样的论调,其后才有了昭宁帝金殿驳斥重臣,一句“此朕家事”,把沈殿臣等人挤兑的哑口无言。    再到宋贵嫔过身之后,昭宁帝一意孤行,辍朝多日不论,还要追封皇后。    那会儿也是这个邹尚敬,在以沈殿臣和姜承德等人为首的文武百官力谏之时,甚至在昭宁帝发了性,把御史言官都推出去砍了好几个之后,他反倒站出来,帮着昭宁帝说话。    邹尚敬认为,宋仁宗能追封张氏做皇后,开创生死两皇后的先河,既有这前例可循,宋贵嫔又为赵家延续皇嗣,诞有皇子,得天子专宠多年,追封为后,并无不可。    此话一出,他固然是成了朝堂中的异类。    众人为阻止昭宁帝追封皇后而抛头颅洒热血,他倒跳出来扯后腿,自是被视为眼中钉rou中刺。    要不是宋太后出面反对,力劝下昭宁帝,事情岂不是收不了场?    不过经此一事,昭宁帝再登太极殿升座的第一件事,就是点了邹尚敬出任福建巡抚一职。    想起从前的这些事,赵乃明黑下的脸上扯出冷笑来:“这种人从前是真没想过,有朝一日还会跟他打交道。”    看来他是打心眼里看不上了。    杜知邑倒淡淡的:“人家好歹曾经连中三元,如今这福建巡抚做的津津有味,你倒先瞧不上。”    赵乃明翻了个白眼:“他在福建巡抚的任上十几年时间,毫无作为,甚至如今闹出这么大的案子,别说是我,朝野上下,谁能看得上他?    连中三元的大才子,他一定有真本事,可那又怎么样?    为人作官,他也不过如此罢了。”    杜知邑眯了眯眼:“我早几年时听说沈阁老曾经上折,要把他从福建巡抚的任上拉下来,后来没成,这事儿你知道吗?”    赵乃明竟点头说知道:“皇上念旧,和贵嫔娘娘有关的一切,在皇上的心里,都是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